宣碧華董事長談“企業健康”
發布時間:2015-01-15宣碧華董事長談“企業健康”
2014年7月2日在武進竺山湖湖景亭酒店召開的銷售公司上半年工作總結會議上,董事長宣碧華曾就一個企業是否健康,提出過要看他的市場份額有沒有減少?員工隊伍有沒有流失?現金鏈有沒有斷裂?管理層是不是驚慌失措?產品是不是被淘汰?經銷商是不是沒有信心?的六條“企業健康標準”。在 2014年12月8日東風農機召開的供應商大會和12月19日召開的經銷商商務會議上,宣碧華董事長又一次講到了一個企業是否健康的問題,并在原有講話內容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闡述:
什么是“健康企業”,最近我有了一個新的認識,認為光有“產品是不是被替代、被淘汰?市場份額有沒有減少,經銷商是不是沒有信心?員工隊伍是否穩定,有沒有流失?現金鏈有沒有斷裂?管理層是不是沉著應對,是否驚慌失措?”這些,企業也不一定就完全是健康的。即使前面幾點都做到了,比方資金鏈、員工隊伍的穩定,甚至經銷商等都沒有問題,是不是一定說企業就是健康的?我認為從第一標準來講,從合格率來講,可能算健康、暫時健康,體檢指標暫時通過,但是不等于說沒有其他一些毛病,也不等于說一定完全健康,可能會是亞健康。
所以以比較高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健康,我又歸納了幾點:
第一點就是適應市場的能力。是不是有不斷的去應變市場、圍繞市場轉的能力。
第二點是創新學習的能力。首先要有這種意識,然后還要有學習能力,之后要有把學習能力轉化為最后的工作能力。
第三點是科學理性的決策能力。有些老板今天雖然很有錢,但是因為他想要更多的錢,在決策上面可能一不小心進入了一個自己不該進入的行業。在我們杭州有很多搞多種經營的,像江干區的25個集團公司,我們東華集團是唯一一個沒有搞房地產的,其他的24個企業全部去搞房地產了。搞了房地產,最后把自己的設備、質量、專注度都掉下來了?,F在他們都想要回歸。所以說理性、科學的決策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。
第四點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。這里面不光是可持續的盈利能力,還包括可持續的人才隊伍,可持續的產品開發,可持續的市場包括可持續經銷商??沙掷m發展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。
第五點是預防與控制風險的能力。企業要有自救的能力(就是防范意識),就是說沒有倒下去就要考慮倒下去能不能自救。講到自救(自己救自己),不是說到倒下來了,才想起自己救自己,在自己倒下來之前,就要想想自己倒下來之后還能不能夠站起來。我宣碧華總結了我到今天為止我的辦企業做法,我認為搞企業,一個合格的老板起碼要具備關鍵的兩條:第一條就是市場意識;第二條就是自救意識。如果這兩條不具備的話,這個老板就是不合格的。這兩條即使具備了,這個老板也不一定是優秀的,我想我起碼是一個合格的老板。
這就是我所理解和要講的企業健康問題。